各院部:
大学主题班会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引领学生成长的重要课堂,是开展班集体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充分发挥主题班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健全主题班会制度,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主题班会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将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精神世界。
二、实施原则
1、发挥班会的德育功能。利用主题班会,开展德育活动,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增强班级凝聚力。
2、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本,创新班会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主题班会的实效性和班集体的凝聚力。
3、坚持形式服务内容。班会策划要紧紧学生关心的话题开展,增强学生对主题班会的认知认同。广泛运用网络等传播方式和教育载体,贴近学生实际。
4、常规性与阶段性相结合。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日常行为习惯为目的开展常规性主题班会。同时,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群体、重要节点,以解决学生难点问题为目的,开展阶段性主题班会。
三、 班会主题
根据学校学生工作的总体要求,主题班会将坚持“全人发展”教育理念,以教会学生“做人、做事”为主要内容,重点围绕以下主题开展:
1、理想信念教育(包括中国梦、石大梦教育,知校爱校荣校教育,生涯规划教育,爱国奉献教育等)。
2、文明礼仪教育(包括基础行为规范教育、文明礼仪教育、道德规范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
3、生命安全教育(包括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4、形势与政策(党的方针政策、国内外时政热点及社会热点学习等)。
四、 实施要求
1、组织安排。各院部要高度重视,确保主题班会制度落到实处,结合学校要求和院部实际,制定本学院的主题班会制度。
2、指导实施。辅导员要精心策划,根据所带班级不同特点,制定本年度主题班会实施计划,指导学生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班会活动。要求每个本科生班级每学年组织主题班会不少于4次(每学期至少2次),辅导员至少参加1次。要求班主任积极参加。
3、内容与形式。围绕学校制定的主题开展,班会具体名称、形式、内容由各班级自行确定。鼓励创新形式,重视和加强在校内外新闻媒体中的宣传工作。
4、考核考察。辅导员及时做好主题班会的记录、总结工作,主题班会制度的落实情况将作为院部学生工作考核及辅导员工作考核的重要考核点。每年6月、12月递交学期总结报告(不少于2000字)及记录表(见附件1)。考核自2014年秋季学期开始,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5、鼓励有条件的辅导员拍摄精品主题班会,供学习交流使用。
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2014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