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辅导员之声
杨建敏-在邮件里“见字如面”
发布者:郑健 发布时间:2020-01-07 浏览次数:442

最近学院一位老师说起连续收到学生的邮件作业,邮件中没有称呼、落款,有的学生发的邮件甚至没有标题,发件人名字也是五花八门,感叹学生连基本的礼节也都不懂。这不仅引发了我对大学生礼仪尤其是邮件礼仪的思考,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我感觉也许发邮件的学生本身并没有不尊敬老师的意思,并且大部分同学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发的邮件会给老师留下这样的印象,有的同学也许会认为自己已经积极完成作业并及时发送给老师,已经做的不错了。

这使我想到我带过的学生,刚刚大一入校时,学生没有时间的概念,经常晚上10点多为了一点事给我打电话(作为辅导员我们知道晚上接到电话是一件比较紧张的事),并且上来直呼我的名字,听的内心很不舒服。新生年级大会,我专门讲到了这个事情,告诉他们打电话首先要说“你好,我是XXX,我有什么事情……,并且告知他们正常办公时间,尤其是行政部门的办公时间,当然有紧急事情要第一时间和辅导员联系,从此之后情况好了很多。每次接到电话学生总会先说“老师打扰您,我是XXX……”。

这也使我想到了当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后,妈妈跟我谈过的一次话,“你以前没有孩子,我们把你看成还是一个孩子,对你关爱包容,现在已经有自己的孩子了,已经成长为一位母亲,不能再像一个孩子一样和我们相处,你也要更多的考虑到我们的感受,主动去关心亲人,向长辈表示关爱和关心。”这次谈话使我突然意识到我身份的转变和自身的成长。

我想学生存在这样的问题,可能是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缺少了提醒,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影响,也没有引起他们对这件事足够的重视。

进入大学后,会发现很多事情是通过发邮件的方式进行的,提交作业、联系导师、投递简历……尤其是和国外的老师联系,发邮件应该是最主要方式。在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想着如何把事情更高效的完成,有时想着如何去节省自己时间的同时,很可能会花费别人更多的时间,甚至会留下一些关键印象,也可能让自己错失良机。辅导员工作中经常会汇总各种资料,有时收上来的材料文档名称都是默认名称,10多个班级都是同一个名字,一边下载一边改名字,格式也是乱七八糟,汇总到一张表里花费大量的时间,所以经常在通知中说明,文档请以“XXXX报送”要求学生干部报送前务必要先检查核对,往往对提交表格比较工整的学生干部印象深刻,也认为他们做事认真细心。

也许我们这辈子和很多人只会通过邮件沟通,当对方收到我们的邮件时,希望能有“见字如面”的感觉。在发送邮件时内心请留存一份敬重,让自己的邮件显示正确的名字,起一个总结性的标题,以礼貌的问候开始,用简单大方的格式,逻辑清晰的正文,让大家在互联网时代:见邮件如面。

(地学院辅导员  杨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