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辅导员之声
同心战疫||窦雅琴-在这个不一样的假期,我们都懂得了“敬畏”
发布者:郑健 发布时间:2020-02-22 浏览次数:503

这是个不一样的寒假

  

以前的每一个假期,忙碌也好,轻松也罢,积极也好,懈怠也罢,一切都是自己的预计和掌握。

而今年,多了一些不可知,也多了很多揪心和伤痛。

  

寒假马上结束了,我们都可以在家里多待一阵子,

若要在以前,我们会欢欣得享受这个福利般的延长。

但是现在,我们宁愿不要它。

就像有人说,这是第一次学校不催着学生返校,但学生却盼着快点开学。

我们都盼着所有人平平安安地、撒着欢地,在预计中的时间,在初春的校园重逢。

 

  

从除夕那天开始,每天在各种媒体上看到疫情的消息,说不焦虑是假的。

焦虑之外,心里还有钝钝的痛和担忧,为那些逝去的人,也为那些至今仍苦战一线的人。


我们很难去为这场战役真正做些什么;

但是至少,我们要学会“敬畏”。


敬畏健康、生命与自然

  

大家一定都听过这句话,大意是,身体健康是你的“1”,有了这个“1”,后面的若干“0”才是真正的存在。也有说,有了“1”,后面“0”越大,数值才越大,否则都是无意义的叠加。

大家也一定知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是真正的美丽中国、美丽世界。

  

一个人是如何破坏自己的健康的?

缺乏足够的健康观念和重视程度、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与方式、满不在乎的应对方式,再加上一点“我还年轻,病还找不到我”的“胆气”。

所以我们健康生活的底线一退再退,一些疾病开始了从中年人到青年人的侵袭。

别的不说,至少我在好几次的学生讲座或活动中,问大家谁还保持着比较规律的运动习惯时,举起的小手寥寥。哪怕我加了个前提,“一周几次或者一个月几次都可以”,所增也不多。

此处有一声叹息......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呢?

前阵子很多平台的热点都是这样一条问题,“你希望重启2020吗?”。

 

一条热搜里面写到,多想重启2020,没有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澳洲没有发生山火,东非没有蝗灾,西班牙没有经历大暴雪......

2020开年,我们接连看到了世界各地的“太难”,有人担忧“大自然开始‘报复’人类了”,也就有人不失无奈与戏谑的地设想,一定是地球选错了2020的启动模式,重启一下好不好

可惜,时间没有后退,也没有重启的按钮。


能“重启”的,只有我们对自然的思考、保护与热爱,对健康与生命的敬畏与珍视。

  

敬畏尽责与奉献

  

疫情之下,我们都成了“为国宅家”的人。

大家都讲,这是第一次,躺在家里什么都不做,就能为国家做贡献。

不错,乖乖待在家里,就是我们绝大多数人此刻能尽的最大责任。

我们的“尽责”是相对安全的,但有很多人,他们的“尽责”是充满危机的。


半个多月来,在电视上、网络上看了很多报道。

第一次让我看到流泪的是这样一句话——“那个叫我们没事不要去武汉的人,自己却去了武汉”。

我们都听他的话乖乖在家了,他却在84岁的高龄逆行上了战场。


  

有一天,我的网页被这张照片“刷屏”,别再让他流泪,成了几亿国人共同的表白。

战士勇往,国士无双!

  

紧随他身影的,是驰援湖北的数以万计的医护人员、解放军战士,

和不知应该用什么单位计量的医疗与生活物资。


每一个城市和乡村,都有和你我一样平凡的人,

为了让更多人安心宅家,他们在外面值守和奔忙。

  

  

我带着全村最硬的鳞来了!

你缺什么我都给,山东支援你一个家,我们连副省长都“借”出去了。

“苏大强”散装了、13太保独立团,子弹却都打在同一个地方。

紧急驰援,一个人就是一个队伍,只有一个人的出征仪式。

一轮一轮的出征、出征、再出征......

  

 

  

我们感动于,那个用 “我不想哭,哭花了护目镜没法做事”拒绝了记者“向家里报平安”的护士姑娘。

  

我们欣慰于,这两天方舱医院传出来的广场舞,大家都说,从来没觉得,广场舞能跳出这么多爱与生机。


还有,一线医护人员们发的生活小视频,

大家说,看到你们快乐的样子,真好。


还有,街上紧紧盯着你戴没戴口罩的无人机,

村里不停响着的广播,

小区门口拿着温度计和登记表的值班员


  

  

面对疫情,谁都知道在家里待着最安全,但是那么多人仍然拿着请愿书冲上一线了。

做一个守规则、听招呼的人,别乱跑、别添乱,就是敬畏他们的尽责与奉献,也是我们此刻能做的最大的尽责与奉献。


敬畏科学与专业


疫情进展的数据超出我们所有人的预判与认知,看着它一天天增长,每个人心里都充满着不安与困惑

  

数据准确么?指标都是什么含义?

为什么会严重到这个程度?

究竟能不能治好?有没有尽全力?

什么时候是个头?我会不会被感染?

 

  

疫情像一面“照妖镜”,照见了人心,也照见了冷暖,

疫情处理过程中,有一些不满和怨气在累积,有一些担忧与恐慌在滋长。


但别忘了,应急之下,

情势从乱到顺的治理,总有一个过程,


如今我们看到了重拳出击,

副总理督战一线,

东南西北四大天团“王炸”会师,

武汉打响“应收尽收”攻坚战。


我们看到疫情信息的披露越来越清晰,

数字在涨,但似乎心里却越来越笃定,

因为我们相信,

这场举国共战一定能很快胜利!


面对未知的敌人,我们都会害怕;

那就去了解它,学会应对它。


面对不懂的东西,我们都会有疑问;

如果做不到搞懂它,至少也别做那个屏幕前“动动手指就能解决一切”的“键盘侠”。


敬畏科学与专业,相信科学与专业,

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盼望,这场战疫快些结束。


我又能做什么

  

前两天,有学生跟我说,

老师,我看着那些新闻,着急,

但是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真难受啊。

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觉得知识和能力那么重要。


这应该会是这场战疫带给我们的价值,

我们每个人都重新审视,

我们究竟应该推崇什么样的人,

国家和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


疫情面前,作为一个辅导员,我做不了太多的事情

只能做好自律之余,

一遍一遍地向我的学生传达防疫要求和科学知识,

一遍一遍发放问卷了解学生情况,

一遍一遍地叮嘱大家多注意,勤通风,少出门。


跟湖北的学生联系,看到他们说“我很好,老师放心”,我才是真的放心,

知道有学生党员在社区做志愿者,骄傲中带着担忧,

也只能再叮嘱一遍“多注意,一切小心”。


从来没有发现,自己的言语是这么单薄乏味,

但是也想不出如何才能更好地关心和支持他们。


希望我的学生们,以及更多的学生们

能从这个漫长的假期中看到精神,看到力量,看到真正值得我们敬畏的东西


更希望,这些在战疫中建立起来的“敬畏”,

不要随着疫情的消散而飘落。


因为

唯有敬畏,才能不懈怠,不逾矩。

唯有敬畏,才能言有度,行有方。

唯有敬畏,才能找到自己与这个世界相处的界限和位置。

  

(化工学院辅导员   窦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