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打破了春节的祥和宁静,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随之打响。截至2月8日上午10点,全国确诊数已达34598人,疑似病例27657人,死亡723人;各党政军群和企事业单位紧急行动,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动员,与疫情的战斗日趋白热化。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们一度为一路飙升的确诊人数无比紧张,也为医护人员的逆行而上热泪盈眶;因个别单位和个人的荒唐行径愤慨难当,也因无私和高效的援助慷慨激昂;我们还在“宅居”期间为武汉捐款捐物、加油助威,甚至还曾面对村民们防控疫情的“硬核标语”哑然失笑。短短几周,我们就经历了太多的惶恐和坚定、气愤与感动,但无论如何艰难,我们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能够最终获胜。回顾斗争和心路,经历着尚未完全控制的疫情,面对不知何时才能解除的警报,我们不禁自问:我们高呼的加油是否绵软无力?我们坚信的必胜是否盲目乐观?或者说,战胜疫情,我们的信心从哪里来?
1月24日,除夕夜。人民军队的医务工作者从多地出发驰援武汉,消息一出,网友纷纷留言“国家队出场,稳了!”“有子弟兵的地方就有希望”。正如曾有个热门帖子提到的“有哪些时刻你觉得就要看到胜利了?当嘹亮的冲锋号骤然吹响、当血红的战旗高高飘扬、当人民的军队出现在地平线上。”这种民众对国家机器毫无保留的信赖在全世界绝无仅有,这种信赖来自于在长久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每当面临挑战,战士们都会用武器乃至生命构筑起保卫人民的防线。而在本次疫情面前,随着全民皆兵的动员,这种战斗意志已经深植于党政军民学的各个层面:党中央多次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各地成立党政一把手挂帅的领导小组,30省市启动一级响应、疫情防控工作“一插到底”,按满红手印的请战书、遍布各地的党员突击队,超过6000名各地医护人员驰援武汉、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所评价:“中方行动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 这种让世界震撼的中国力量和中国速度,背后是强大的基础建设和物资调配能力,是迅速的决策部署和组织动员能力,是党心军心民心的凝聚、人力物力财力的汇集,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制度。
1月25日,大年初一。火神山医院动工。10天之内,总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拥有2500张床位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拔地而起。出于土木人的专业兴趣,我搜集了火神山医院的工程数据,而越是深扒就越是叹服“基建狂魔”!中国奇迹!设计上,78分钟整理并完善小汤山医院的全套图纸,1小时内召集数百名工程师参与设计,24小时内拿出设计方案,60小时内会同施工方敲定图纸;施工上,260名电力职工24小时连续施工完成线路迁改、电缆铺设,600余名工程人员3天完成200余间病房装修,华为、移动、电信等企业强强联手36小时完成5G信号覆盖;保障上,鄂州电厂全部生产人员驻厂保障武汉用电,中石油中石化全程保障上千台“送灰宗”“呕泥酱”的油品供应,邮政、顺丰等物流巨头联合开通绿色通道运输救援物资,甚至在1天之内为7000余名工程人员建成“无接触收银”超市。涉及专业之广、物资需求之多、协调难度之大,无不令人咋舌。因此这一奇迹的实现,得益于科学的学科分工、完整的工业体系、强大的动员能力,得益于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得益于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
1月28日,大年初四。一位在基层工作的校友发朋友圈“若有战,召必回”,随后驱车10小时从济宁老家赶回南京。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落实,身边不断涌现类似的例子:曾带的典型宅男学生,主动亮明党员身份报名参加社区防疫志愿服务工作;期待了一年年假的女友,看到医院所在地发生疫情后连夜乘火车返回工作岗位;一直盼着外孙来过年的邻居大爷,戴上口罩抄起板凳到村口的劝返点义务值班。他们都是再普通不过的普通人,他们的上级、岗位和身份甚至还没有向他们做出任何要求,但疫情面前,他们主动告别自己的小确幸、走向能去的最前线。而把视野放到更远的地方:还有隔着防护玻璃共同奋战在一线的“医生父子兵”,有坚持24小时为一线医护人员送餐的小餐馆,有丢掉行李从国外背回5800只口罩并捐出的游客,有骑电三轮40公里向医疗队捐献新鲜蔬菜的菜农······他们都是我们每天都能见到的最平凡的人,他们可能是因为学业压力而担心发际线的学生、可能是因为加班而吐槽领导的上班族、可能是占用篮球场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甚至可能是因为爱豆不同在网上大吵三百回合的网友,但此时此刻他们都是战士、都是英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能做事就做事,能发声就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无论前路如何艰险,也无论遭遇多少曲折,只要14亿人民把这样的力量汇集起来,就是最饱和的自我救援。
所以回头来看最初的问题:战胜疫情,我们的信心从哪里来?我们的信心来自于党的坚强领导,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我们的信心来自于专业力量的无畏牺牲,来自于空前强大的综合国力;我们的信心来自全体人民的团结奋斗,来自于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所以,我们完全有底气喊出中国加油!我们完全有理由坚信中国必胜!我们完全有能力战胜疫情!
(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辅导员 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