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开始,当我们还沉浸在即将放假的喜悦中,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在我们身边开战了。
春晚的舞台上,央视主持人深情朗诵了关于防控疫情前线的情景报告,白岩松开场便说:“我们在过年,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们和身处病痛的患者们在过关。”举国欢度新春佳节之时,许多医护工作者便接到了驰援武汉的号召,新闻中,医生和护士们纷纷写下申请书、“军令状”、保证书。他们在除夕夜便出发,一出发便是一线,最前沿。自那天开始,我们便关注着各个地方确诊病例的数量,关心着前线的医护工作者们。同时,每天都会问:“这场疫情还要多久?”内心充满着忐忑、不安和难过,每天都揪着心。
但是,不知道从哪天起,我们看到全国各个地方都将医护用品、日用品还有新鲜蔬菜等捐向疫区;全国各个省都派往疫区最好的医护人员,开始全国大“救援”;十天内建成了火神山和雷神山两个医院,尽显“中国速度”……
揪着的心慢慢放下,开始思考这次事件当中,我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往年的春节,我们都是开开心心的走街串巷,享受春节合家团聚的喜悦,时不时的聚餐、游玩。2020年的开始,我们满怀期待,还有很多毕业生正打算着毕业后的新征程,还有很多商家准备春节的商机,还有很多的梦想正在实现的路上,所有的准备都在“计划不如变化快”的事件中搁浅了。但我们仍欣喜的看到,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战“疫”中,很多人站了出来,让我们倍感鼓舞和力量,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脊梁”。
有人说,看到“钟南山”这三个字就放心了。17年前的“非典”,是他的准确判断和果断出击,给当时对“非典”百思不得其解的普通民众以答疑和信心。今年,他84岁了,却依然没有选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退休生活,而是又一次和很多专家们一起奔赴前线,又一次帮国人睁开了面对疫情警觉的眼睛。
除夕夜驰援武汉的军人中,我们看到了照片中挽起衣服正在打胸腺肽的刘丽,仅仅是侧面,便看出这是个美丽的女医生。几天后的微博上,我们又一次看到了被防护面罩勒出痕迹的刘丽,感动着我们,却让她的妈妈心疼。妈妈问她:“能恢复吗?”刘丽说:“放心,我还会是你那个漂亮的乖女儿。”还有那些为了方便穿防护服而剪去长发的年轻的护士们,她们说:“要不是来武汉,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剪这样的短发。”战争从不会让女人缺席,更何况是军人和医护工作者。
疫情突如其来,让人猝不及防。他和我同龄。病例初现,他曾经在微信群提醒身边亲友提防。不成想,身为眼科医生的他也不幸中招。在发布病情的微博里,他表示“等我病好了我就会上一线,现在疫情还在扩散,我不想当逃兵。”这份医者的乐观与顽强,令人动容。可惜的是,他未能最终赢得与病毒的搏击。他就是年仅34岁,不幸被新冠肺炎夺去生命的李文亮医生。他的离开,更说明了这场战“疫”的艰巨。武汉市政府等政府机关、多家媒体和普通民众也都纷纷追述这位令人尊敬的医生,他年轻的34年的生命里,留给人们的是深深的反思也是战胜“疫”情无穷的力量。
在中国农历新年第一天,习近平总书记便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对加强疫情防控作出了全面部署,成立了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逆行的人群中,我们看到了90后、00后的医护工作者们,这不得不使我们想起他们的同龄人,还身处“被延长”假期的大学生们。大家能做些什么呢?
首先就是“别添乱”。现在仍然处于抗击疫情的关键阶段,我们正在经历着第二个14天的考验,习近平总书记说:“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越是关键时期,我们青年学生越要保持清醒头脑,少出去、勤洗手、戴口罩,不可掉以轻心,要用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阻击战做贡献。
其次就是“多思考”。面对每天递增的数字,各方消息如泉涌般袭来,我们该相信什么?上个周,很多团支部都召开了线上主题会议,讨论的内容就有“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什么是“谣言”?比如“双黄连能抑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热搜一上线,网上的各类“双黄连”就被抢光了。第二天就有专家辟谣,说双黄连只对确诊后的新冠肺炎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并不能产生预防作用。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这不禁让我想起来当年“非典”的时候人们抢购板蓝根、福岛核泄漏的时候大家抢购食盐。这样的盲目,没想到在2020年仍然出现了。而民众们抢购的原因,多源自于内心的恐慌和对未知的缺乏思考。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可不要重蹈覆辙,跟风追风,要多思考,善思考,辩证的去看待每天的消息,才能在这样的一场经历中收获属于自己的“思想”。
最后就是“做点啥”。新时代的青年,有着新的思维、新的水平、新的做法,我们看到周围的年轻学生们迅速聚集起来,以众人之力或捐款、或服务、或加油。在他们当中,有捐出先进班集体奖学金的优秀班级,有身体力行、服务社区或街道做好防控疫情志愿服务工作的优秀志愿者们,还有行动起来为疫区加油、为逆行者加油、振臂高呼“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的学生们,一张张生动的面庞,一声声有力的呐喊,都让我们为之动容和鼓舞,就算有很多人想重启这“不爽”的2020年,但我们仍欣喜的看到,一场风雨洗礼了世人、涤荡了年轻的生命。
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在这场抗击病魔的战争中,没有旁观者!我们既看到了“远在天边”英雄的“样子”,也看到了“近在眼前”的“你的样子”,而每个人的样子都会是这个时代最美的记忆。教训固然深刻,但改变更鼓舞人心,我们期待在阳春三月的日子,能再次拥抱彼此、拥抱美丽的世界!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 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