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辅导员之声
李树鑫-秉持理性的善良,迎接黎明的胜利
发布者:李树鑫 发布时间:2020-03-06 浏览次数:329


2020年这个春节,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没有了往昔鞭炮花灯的喜庆和亲友团聚的热闹,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我们的生活被打乱,计划被搁浅,我们一同经历着焦虑、恐惧、不安,但也一同创造奇迹,迎接希望。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充满着生与死的考验,也吟唱出爱与责的赞歌,当意外来临时,我们见证了太多勇敢的逆行者。除夕夜,大雨滂沱,3架空军运输机紧急起飞,飞抵武汉;84岁的钟南山院士挤着最早的一班高铁奔赴防疫一线,在这场阻击战中夜以继日、不眠不休;一大批医护工作者、军人干警、防疫志愿者,暂时忘却了他们为人子女、父母、爱人的身份,选择星夜驰援、鏖战病魔,疫情不退,我们不归,他们毫无怨言;火神山、雷神山24小时连轴工作,从无到有,两座医院的拔地而起见证了最强中国基建,也向世界证明了中国速度不说了吧,哭模糊了护目镜没得换。重症监护室外,医护人员强忍着思念,令人泪目的付出背后,是他们许下的坚定诺言,是他们赋予生命的意义。

他们在国家需要时奋战在抗“疫”第一线,做亿万民众的保护盾,用血肉之躯筑起了防控疫情的牢固防线,用平凡演绎了伟大,用奉献书写了担当。他们是无畏的勇者,是坚强的战士,是国家的英雄,是家人的骄傲,更应该是我们的榜样,支撑国人的信仰,激发战的信心。

但,要打赢这场抗“疫”阻击战,仅靠医务人员的努力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我们每个中国公民做好分内之事,以确保将灾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快速并安全地度过形势严峻的传染期。而作为承载着民族希望的一代,我们虽不能奔赴抗击疫情的一线,却总归能够尽自己的力量,为阻击疫情献一份热、添一束光。关注疫情动态、做好家人防护、普及防疫知识、传播温暖希望……力所能及的事有很多,却总不该是散播恐慌与谣言的那一种。

面对铺天盖地的消息,面对一度激增的确诊数量,面对越来越广的传播范围,面对部分网友对疫情防控的片面认识、部分专家所持的不同观点、极个别网友的异样言论,请再问问我们的内心:是否被谣言蒙蔽了理性,动摇了心中的信念,甚至从主观出发去发表错误的观点,在无形中伤害了奋战在第一线的工作人员?一线人员舍小家为大家、牺牲自我才筑起不败的信念,但凡我们还保有理性与善良,就该为他们竭尽所能注入哪怕一分力量,而不是用莫须有的言论和片面的认识去摧垮防疫一线的坚实臂膀。

《孟子》有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同样,不加思考就对各类媒体和网友散播的消息报以完全信服的态度,除了徒增恐惧,别无他益。疫情防控期间,各级各部门加大权威信息发布力度,加强政策措施宣传解读,这些都在持续振奋国人的精神、凝聚更多的力量,而道听途说在这场鏖战中对人民的危害不亚于莆田系医院

在危机关头,当代大学生更应坚持以学习为本,结合自身专业特点为疫情分析和疫情防控注入新生活力,要走在社会的前列,维护和营造网络及公共环境的科学言论氛围,避免不正当言论对社会造成恐慌。唯有我们用爱与理性共同搭起心灵不倒的城墙,我们才能更加坚定地汇聚起战胜疫情的力量。

非典我们克服了,汶川大地震我们挺住了,奥运会成功举办了,港珠澳大桥通车了,月球背面软着陆实现了,墨子号成功发射了……中国从来都是个英雄的国家,不会轻易被疫情打败!而客观、理性、全面、正确地认识中国的发展,正视疫情防控取得的成果,积极传播官方渠道发布的信息、转发健康向上网络作品,不转发来源不明、未经证实的图片、文字及视频,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就是当代大学生为疫情防控所付诸的最实实在在的行动,具有最积极有益的价值。

倘若你曾赋予2020些许期待,你又在岁月里计划了2020为谁而来?就继续期待吧,摘下口罩,面对面交流的一天就快来了,在这之前,我们先共同承担起足不出户的焦急,有一分热、发一份光,凝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然后一起拥抱黎明到来春暖花开的惊喜。

(海空学院辅导员  李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