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辅导员之声
赵延升-致文法学院2024届毕业生的一封信
发布者:吕敬伟 发布时间:2023-10-13 浏览次数:191

亲爱的2024届毕业生:

展信佳!

何其有幸,与你相遇于唐岛湾畔,在美丽的石大、书香满园的文法学院邂逅。三年里,我们相守相伴,共赏中秋圆月,同庆建党百年;见证了《民法典》的实施、全面小康的建成……我们共同参与并打赢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伟大斗争……

一路走来,我也见证了你们从青涩到成熟、从懵懂到独立,从优秀到更优秀。一个个优秀的集体获评“山东省优秀服务队”,学校“优良学风标兵班”“先进班集体”“红旗团支部”。涌现出了山东省优秀学生、学校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党员……三载弦歌,你晨起暮眠,学海作舟,夜晚的路灯把身影拉的又细又长,那是你拼搏的青葱岁月,是用奋斗书写的青春年华,你们每一个人都是最棒的。我相信这也是你们青春岁月里最宝贵和难忘的经历。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你们已经大四,属于你们的毕业季已经来了。校园招聘也拉开了帷幕。这是你们人生关键且极为重要的阶段,学校和学院也全心全意做好就业保障服务。在这里,我还想再唠叨几句,希望你们能走得更好、更稳健。

看清形势,做好规划

当前,就业结构性矛盾和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快速增长,从2021年的909万人到2022年的1076万人,再到2023年的1158万人,预计到2024年毕业生人数还将上升。但是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就业岗位并没有增加,甚至出现了缩减。就业市场岗位的需求缩减叠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供给创历史新高,致使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剧。另外,大家也要清楚,其他学校也有法学、汉语言文学、音乐学三个专业,就业单位选择多。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清晰地认识到,就业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就业压力在持续增大。

在就业竞争如此之大的时代,找工作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更难。希望同学们要开阔眼界、面对现实、正确定位,充分分析自我优势与岗位需求,调整就业期望,对就业单位、就业地区、薪资水平期待等形成合理预期希望你们也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积极参与招聘活动,主动与用人单位开展双向选择。要以正确的心态、合理的定位、充足的准备和全面的考量,为自己搏出一个具有长远前程的未来。

同学们也要考虑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怀揣报国信念,积极参与到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应征入伍等基层项目中;到民生急需的领域就业创业,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中大显身手,为民生改善贡献才智,让青春出彩,让人生升华!

当然,基于学科特点,很多同学选择了考研和考公考编。我相信同学们结合自身能力做出了审慎的选择,但也希望同学们认清自身所面临的竞争与挑战。希望同学们可以“两条腿走路”,先签一份工作,如果将来考研或者考公考编失利,也会有“后路”可选。不能“走一步看一步”,而是要对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做出长期规划。

用好资源,把握机会

校园招聘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正值金秋九月,校招季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国家“双一流”“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来校招聘单位行业覆盖全、分布地域广、层次质量高、岗位数量多,形成了“多元化”的就业市场格局,为毕业生实现充分和高质量就业提供了坚实保障。面对满目玲琅的招聘岗位,大家要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充分依托学校资源与平台做好相关求职准备。

首先,要提前精心准备好个人求职材料(包括成绩单、求职简历、荣誉证书等)可供展示自身能力素养的作品集、技能证书等资料,确保求职的前期准备全面充分。

其次,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和学院会全力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政策咨询、岗位信息等服务,开展简历指导、就业讲座就业指导课程,请企业到校招聘,服务学生成长,助力学生发展。希望同学们充分利用学校和学院提供的各种就业资源和服务,积极参加求职指导、模拟面试、履历修改等活动,主动接触用人单位,争取更多就业机会;更要主动出击,广搜就业信息,及时关注教育部“24365校园招聘服务”平台、中国石油大学就业信息网以及心仪企业的官网官微等招聘信息发布平台,主动适应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招聘模式,为自身发展赢得更多可能性。

同时,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力,也要主动争取各种实习和社会实践机会,积累工作经验,拓宽职业“地平线”。实习和社会实践是应届毕业生求职的“加分项”,大家要充分利用在校期间的各种机会,主动参与实习、社会实践,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夯实基础。大家要主动争取企业的实习机会,可以通过网申、内推等方式,向心仪的企业申请实习。在实习过程中,要虚心学习企业的专业知识和职场方法,完成企业安排的实习任务,争取获得企业的认可。在实习实践中,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也可以开拓视野,找到职业定位。

此外,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还面向全校学生开展一对一就业指导和生涯咨询活动。如果对于自身的简历修改、职业规划方面存在困惑,可以积极预约和联系,主动寻求学校的支持和帮助。

调整心态,踏实奋斗。

做出了选择,明确了目标,全身心地奋力拼搏就成为实现个人理想的关键。同学们如果选择就业,就更要积极行动起来,牢牢把握好校园招聘的机遇和“应届生”的优势。如果选择了考研和考公考编,就踏实努力,一往无前坚定地考研,千万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躺平式考研(或考公考编)万万要不得。

当然,就业面对着巨大的压力。面对就业压力,同学们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要畏难懈怠、一味等待机会,而要自强不息,充实自我,提升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一方面,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主动参加各种培训,掌握就业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例如:增强信息收集能力,主动从已就业的学长学姐处获得求职经验和岗位信息;锻炼人际交往和随机应变能力,准备好应对企业的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可能遇到的多种面试形式;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之后投入工作做好准备。

另一方面,大家还要坚持不懈地投递简历,积极参加面试,积累求职经验。在准备阶段,要主动与企业沟通,了解岗位要求;在面试中,要突出自身优势,充分展示大方自信的态度;在入职后,要努力融入团队,踏踏实实工作。只要饱含信心,不断努力,就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开始属于你们的人生新篇章。

最后,我还想提醒大家,不要因为暂时找不到满意工作就气馁或自暴自弃。面对就业压力,更需要保持积极向上和战胜困难的精神。即使遭遇失败和挫折,也要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自身素养。相信凭借大学期间锻炼出的能力、毅力和韧性,定能战胜困难,获得成功。

亲爱的同学们,我衷心祝愿你们前程似锦,在各自的人生舞台上绽放青春的光彩。

(作者:文法学院赵延升    责任编辑:吕敬伟    审核人: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