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院(部):
为进一步弘扬学校“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加强我校学风建设,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构建优良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学校决定开展2025年学风建设系列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通过构建多维学风建设体系,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质量,为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
二、组织要求
各院(部)要高度重视学风建设系列活动,有效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工作队伍为骨干力量等多方作用,通过教风带学风,考风正学风,管理促学风,打造优良学风建设的合力。
一是要广泛发动学生力量,激发学生个体、学习小组、学生班级等主体的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作用;二是要深化教师队伍协同联动,主动对接任课教师、学业导师和专家学者,齐抓共管,协同开展专业认知教育、学习方法指导和学业规划帮扶,以教学互动提升育人成效;三是要压实学生工作队伍责任,发挥督导作用,抓作风抓风貌,院(部)副书记牵头落实学风建设主体责任,辅导员、班主任深入宿舍、课堂、活动,加强沟通和联系,定期召开专题会,动态完善学风督导、学业预警、帮扶转化等制度体系,形成闭环管理机制。
三、活动安排
(一)学校层面
1.做好系列评选活动,选树学习先进典型,发挥榜样激励作用。为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营造“比学赶帮超”的积极氛围,学校将通过“阳光评优”深入挖掘和宣传优秀典型。组织评选本年度“十大学生标兵”“省级/校级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等集体与个人荣誉,同步推进“优良学风标兵宿舍”评选工作,以宿舍氛围营造延伸学风建设阵地;通过评选推荐、答辩汇报、风采展示等形式,系统发掘勤奋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事迹,依托“榜样的力量”专栏进行多维度宣传,持续强化榜样引领的激励效应,全面激发学生内生动力。
2.开展“学风沙龙”交流活动,分享学习经验,增强学习动力。由各院(部)协同承办,聚焦“保研考研策略”“基础学科学习方法”“学业规划与经验分享”三大主题,邀请保研考研优秀学生、基础学科成绩突出者及先进代表开展专题分享,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学习主动性。同时,面向研究生群体深化科学家精神教育,将科研诚信、学术规范与科学精神培养贯穿培养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严谨治学态度,筑牢学术道德根基。
3.举办优良学风建设成果展,促进经验交流,营造浓厚学习氛围。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方式全面展示各院(部)学风建设成果,线上依托党委学生工作部(武装部)专属平台,实时汇总并推广各院(部)特色活动案例、优秀学生事迹及典型经验做法,构建常态化交流机制;线下通过举办学风成果展、风采巡展等活动,组织师生实地观摩学习,激发全校师生参与学风建设的积极性,营造“全员参与、共创共建”的热烈氛围,推动优良学风理念深入人心。
4.支持优良学风建设项目立项,推进学风建设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各院(部)在统筹推进学风建设活动过程中,需注重总结既有经验并探索创新路径,聚焦学风建设中的难点突破、亮点培育及特色凝练,针对性设立专项建设项目;学校将对立项项目给予专项经费支持,同时将各院(部)活动的整体推进情况、宣传成效及实际成果纳入学生工作考核体系,通过多维评估持续优化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工作质量。
5.立足“一站式”学生社区,探索“三位一体”的学风建设新路径。学校将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为抓手,系统整合育人力量与优势资源,推动学生党建、学风建设与育人平台深度融合,通过下沉式服务构建一体化发展格局,以资源协同、机制创新和行动实践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院(部)层面
1.做好日常管理工作,营造良好风气。学风建设是作风与风貌建设的核心抓手,需贯穿第一、第二课堂全过程,切实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各院(部)应以新生入学教育、四六级考试、考研及期末复习等关键节点为契机,深化校纪校规与诚信教育,持续强化日常督导;结合学科特色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以班级文化建设、宿舍文化培育为载体,构建“互助共促、榜样引领”的学习生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优秀干部等先进典型的传帮带作用,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凝聚学风建设共识。同步完善精细化学生管理体系,严格课堂签到与出勤监控,规范行为养成,全方位夯实学风建设根基。
2.深入学生宿舍了解,以管理促学风。各(部)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组织导师、班主任及辅导员常态化深入学生宿舍,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谈心谈话等方式动态掌握学生思想与学业进展,及时提供个性化成长指导;同步推进宿舍文化创建与评选活动,以评促建激发学生内生动力,培育团结互助、和谐共进的宿舍氛围,切实将学风建设融入学生生活场景,形成全员参与的育人合力。
3.关注困难学生群体,做好困难帮扶。各院(部)要严抓考风考纪,以科学化学业预警与帮扶体系推动学风建设提质增效,结合学业预警数据精准分析学情并落实分层帮扶措施,重点强化预警学生学业规划指导;组织辅导员、班主任及学业导师与预警学生开展一对一谈心谈话,动态跟踪学业表现,深入了解发展诉求;针对性组建学业辅导团队,分层分类开展学业辅导帮扶,确保帮扶工作前置化、精准化、长效化,切实提升学风建设实效。
4.撰写学风建设方案,打造精品活动。通过专业学术讲座、学生论坛及知识竞赛等多元化载体推动学风建设,鼓励学生依托学科优势积极参与国内外高水平学术科技竞赛,以创新探索精神深化科研实践,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勤学善思、求真实践的浓厚学术氛围,全面提升学生科研素养与创新能力。
各院(部)要统筹规划,撰写《XX院(部)2025年优良学风建设方案》(附件1),按照既定目标开展学风建设活动,并于年末提交学风建设总结,纳入学生工作考核。
5.申报学风建设项目,探索长效机制。各院(部)应立足学科专业实际,积极申报以课程学习、考研升学、科技创新、就业创业及考风考纪为核心内容的优良学风建设项目,聚焦学习氛围营造、学习能力提升、学习习惯养成、学习资源支持等关键领域,通过探索特色做法、创新实践模式、整合优质资源,构建具有学科针对性和示范效应的学风建设体系,切实推动学风建设提质增效。
请申报优良学风建设项目的团队,填写《2025年优良学风建设项目申报书》(附件2),项目周期一年,学校提供专项经费支持,立项成功后应积极组织开展相应活动,凸显建设效果。
四、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院(部)要充分认识学风建设系列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活动顺利开展。要明确专人负责,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学风建设系列活动的深入开展。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院(部)要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宣传阵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宣传学风建设系列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内容,及时报道活动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宣传推广学风建设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激发广大学生参与学风建设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注重实效,总结经验。各院(部)要注重活动的实效性,避免形式主义,切实通过学风建设系列活动,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要加强对学风建设活动的总结和经验提炼,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措施,建立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学校学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4.材料规范,按时报送。请于3月31日17:00前,将附件1、附件2纸质材料报送学生管理办公室322房间,电子稿发送至邮箱zxb@upc.edu.cn。
联系人:宗先波 联系电话:86981511、86983113
附件1:《XX院(部)2025年优良学风建设方案》
附件2:《2025年优良学风建设项目申报书》
党委学生工作部(武装部)
2025年3月17日